酒店设计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 关注度:2194
酒店设计属于一种商业文化设计类型,如同文化场所、交通场所、办公场所、医疗康复场所,都是社会化的一种需求,也是文化一种体现,具有其文化的属性。文化本身是一庞杂的概念,其广义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获得物质精神生存能力和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一切意识形式。而今的酒店,早已不是以往路途中的客栈、驿站,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类别,其等级也有严格的划分,国际上多数国家则采用国际 AA 酒店集团编印的国际五星级酒店标准及要求,将商业性酒店分为五个星级的标准,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成功的酒店设计不仅是满足其使用的功能的需要、设计新颖,更重要的是具备其不同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现今在国际主义的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已经诸多地域及不同的民族具有了同一张面孔,这是极其悲哀的,如同国内的许多设计师将现代主义、极少主义、高技术主义信奉设计原则,这是一种极错误的趋势。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正是由于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历史时期所遗留的文化而造成世界的多样性。故而从这一点上来讲,越具有地域性也越具有世界性。
而酒店的设计在功能上要满足使用,这是与国际必须接轨的,也是具有同国际相同的规范、相同的标准,以满足不同国度及不同民族的消费权及使用权,而酒店的精神取向及文化品位则要考虑地域性及文化性的区别。这是一个酒店的成功所在。
地域性所谓设计的地域性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狭隘性或专属性,并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由于许多极具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品均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即使是在经过有限的交流和互通下其同化和异化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因而其可识别性是非常明确的,譬如同是刺绣品,湘绣和苏绣则相去甚远。另一方面,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所形成的文化和民俗及文物也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时间断所造成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同是吴地的家具,明朝与清朝差别是很大的。
而地域性的形成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
- 本地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
- 历史遗风、先辈祖训及生活方式。
- 民俗礼仪、本土文化、风土人情、当地用材。
正由于上述的因素,才构架出地域性的独特风貌。在现代设计中,体现地方主义特色的设计师大有人在。早在战后的日本现代建筑中已得到体现,丹下健三的广岛原子弹受害者纪念公园、香川会所的设计,都广泛吸收了日本当地的民族、民俗建筑动机,比较早地体现出地方主义的发展趋势。以后一系列日本当代建筑家的作品,都有类似的探索趋向。地方主义不同于地方传统建筑的仿古、复旧,地方主义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都分,在功能上、在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动机而已。
对地方主义所倡导的设计基本有四个途径:
一:复兴传统风格设计:这种方式也被称为“振兴民俗风格”,或者“振兴地方风格”手法。其特点是把传统、地方建筑的基本构筑和形式保持下来,加以强化处理,突出文化特色,删除琐碎的细节,基本是把传统和地方建筑及室内加以简单化处理,突出形式特征。比较突出的代表性建筑及室内包括有泰国布纳格建筑设计事务所1996年设计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诺维特·别诺阿旅馆,新加坡建筑家吕德玛1997年设计的瑞士俱乐部路会所等等。这几个建筑和室内基本都是采用了比较纯粹的民俗建筑和室内特征,强化了形式特点,突出了地方特色,而省略了传统、地方建筑的部分细节,效果很突出。
二:发展传统设计:这种方式具有比较明显的连用传、地方设计的典型符号来强调民族传统、地方传统和民俗风格。与第一种类型相比较,这种手法更加讲究符号性和象征性,在结构上则不一定遵循传统的方式。比较典型的例子有泰国布纳格设计事务所1996年在缅甸仰光设计的坎道基皇宫大旅馆,日本建筑家Kazu hirolshii于l993年设计的日本圣胡安海洋博物馆,柯时亚1986-1992年在印度齐普尔设计的齐普尔艺术中心,泰国阿基才夫建筑事务所1996年马尔代共和国设计的榕树马尔代夫度假旅馆等等都有属于这一类型。严格地讲,这两种类型之间其实没有明确的区分,都有依靠传统、地方建筑及室内形式的地方,而建筑的对象也往往是博物馆、度假旅馆这类比较容易发挥传统、地方特色的建筑及室内。
三:扩展传统设计:所谓扩展传统,是使用传统形式,扩展成为现代的用途,比如教育机构、大型旅馆、度假中心,这些类型的结构是传统、地方建筑及室内以往没有的,这就形成所谓的“扩展”。扩展是指功能的扩展,而形式上别是传统的。比如斯里蘭卡皮里亚达拉的综合教育中心建筑群,采用依靠山坡起伏的形状设计带顶走道以联系所有建筑单体的方式。这种作法在传统斯里蘭卡建筑中虽然存在,但是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使用,这样就扩展了传统和地方建筑及室内的构造和形式,此项目是这个类型的典型。印度尼西亚的格拉哈西普截·哈第普拉纳设计事务所1997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设计的丽晶旅馆也具有类似的特点,这种方式很受欢迎,因为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框框内,而能够以反复扩展、重叠等手法强调地方建筑、传统民族建筑的动机,同时达到为现代服务的功能性目的。
四:对传统建筑的重新造释:这种方式颇接近后现代主义的某些手法。与西方建筑家的手法不同的仅仅在于西方建筑家使用的是西方古典主义的建筑符号,或者西方通俗文化的符号和色彩,而这个流派则主张使用亚洲和其他非西方国家的传统建筑符号来强调建筑的文脉感,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来讲,是应该得到提倡的一个途径和方式。比较突出的代表作品包括日本建筑Warokishi于l995年设计的日本京都的一个餐馆建筑,这个建筑采用了非常朴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支撑使用混凝土柱和钢梁,而且全部暴露无遗,具有某些“构成主义”的形态,但是立面采用了成片垂直的木墙面,木墙面占了整个立面一半以上的面积,使木头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符号性,而不是领先形态或者装饰,室内也非常整洁朴素,方方正正,而体现了日本传统室内的工整特征。这一类的设计仅仅是使用了部分地方主义特色,整个设计则是使用了现代结构形成具有地方主义、民族主义特色的后现代主义。
在酒店设计中,我们通常会采用后两种办法,即不断扩展和延续传统的设计,和对传统设计的重新设释。因为我们所要营造的环境首先是要符合酒店使用的功能,并为此烘托氛围与品味所作的移植或重新演绎。这里所要强调的移植多半是家具和饰品,而演绎的则是空间与形态设计。
文化性的介入
多元化设计思潮的今天,文化性的介入已不可避免,其介入的方式是多重性的。通过室内概念的设计、空间设计、色彩设计、材质设计、布艺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陈设设计,均可产生一定的文化内涵,达到其一定的隐喻性、暗示性及叙述性。在上述的手段中陈设设计最具表达性和感染力,即陈设的范围主要是指墙壁上悬挂的各类书画艺术、图片、壁挂等,各类家具上陈设和摆设的瓷器、陶罐、青铜、玻璃器皿、木雕等。这类陈设品从视觉形象上最具有完整性,既表达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又有极好的审美价值,这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如纽约文艺复兴酒店酒吧墙壁的雕塑、香港港岛香格里拉酒店中庭巨幅壁画、澳大利亚雷德沃旅馆客房瓷盘、美国凯悦渔夫码头酒店入口楼梯前的玄联室。
如何对待历史文脉,寻求切入点
人文的脉络及地域场所精神是每一个民族繁衍发展所积淀的产物,是原样照搬还是取于表象,是关注符号还是挥其精髓,或是立于现代感怀过去,这便是众说纷坛、各述己见。设计过程是一个感悟的过程,不仅是封尺度的感悟,空间的感悟,重要的对人性的感悟,而对待传统依然是一个感悟的过程。传统美学将性分为三种:“天性为神,人性为气,物性为形。”只有具备人性的气,物质的形才可谓“气韵生动”,才可谓神形兼备。苏州现存的园林,或已消失的园子多数是私家花园。有一点很多人没有注意的问题,即所遗留下来的经典园林多数是园主与工匠完美结合之作品。而这些园主也大多是有钱的“文化人”,多数的园林并非是现今的容貌,规模也不是建设一次到位的。它是一个不断感悟不断修善不断补充的过程,是不断地寻求自己感情、“意”与“境”的过程。
“意境”则是“悟”所寻求的结果。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也是中华民族美学的精髓。她自明清后尤其在书画、造园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
“悟”纯是洞人的行为。离开“悟”的个性行为的园主则无法真正理解其造园的妙处。众所周知留园与狮园,其二园的书房则由于园主的个性、志趣、品性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留园的第二代园主刘恕是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中年归隐,其书房在园中所处清净幽避的独立环境,可供专心攻读,齐名取陶渊明《读山海经》诗:“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尽”之意。计成《园治》云:齐教堂,惟气藏而致敛,有使人肃然齐敬之义……故式宜不敞显。书房之基……择偏僻处……游人莫知有此。如此可见刘恕专心攻读的心态。而另一名网狮园则有四处书屋,最为精彩的是看松读书轩及五峰书屋。看松读书轩位于彩霞池西北,掩映于苍古柏之后。轩面宽四间,三明一暗,高敞轩昂,乃园中一处主景,也是北部书房区的唯一以围墙阻隔的客书房。其室内家具陈设精致讲究,又不失古楼典雅。三面雕花半窗使轩内明亮洁净,从观园内环池一周,非亭则廊,非轩则阁,建筑多区池而建,稍有隙地也与池山相呼应以得水之神韵。洁秀楼后的五峰书屋是网狮园住宅区的第四进。从横轴线看它位于园内四所书屋的最东头,位置也最靠前,与集虚齐只错开半个屋脊。二座书楼前后错落,紧紧相靠。楼内有侧门相通,庭前则以墙相隔。鲁屋面宽五间,南北没有半墙,上部均为玻璃半窗,屋内走廊东通西达。庭院来西宽南北窄,其南是洁秀值北墙,大片粉白恰如书纸,以托寄园主孤高闲雅的人生情怀。庭前无水,筑以假山摹写真山之雄奇秀,可谓“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上或下则有情”。庭前石山.其状神似尽山五老峰。北山主峰似片状湖石叠砌.似片片云雾重重叠叠,而外围湖石多成横向叠砌.似云露片片朵朵相围相拥.围住靠墙中间一垛峰石.其状难摸摹难绘.似如五老峰在云遮雾障中以真似幻的神姿仙态、此山此景亦是园主情寄林泉、神往丘壑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所谓“山性即我性.山即我情”。由此可见、仅就这二处书屋就可表现出这位自称“纲师渔父”宋宗元是一位极尽风雅之人。
综上所述、正是两位园主的品性、嗜好的不同,感“陪”的差异.进而产生的意与境的不同、而工匠们只是在园主的提义下不断地完成其作品。这是一个团共同感知的过程。不错。江南诸多优秀的传统工匠们确有其惊人的精湛技艺。但其终究不是一个创造者,仅是建造者。就其上述二园的客房来看,其营造的手法,诸如挂落、门拱、挑檐等等多有近似之处,但从整体的感受却是不同的.因为空间是含有情态的。
设计如同艺术创作.如不能做到有感而发其作品必是苍白无力的。故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感”与“悟”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取其形目则易浮.取其意则易涩而不得完备,此乃其一.是空间的时间化、有选择的复古和加以组合的复占。如在现代空间环境设计中融入属性极强的食品或符号,又如借助于传统的营造手法、特殊的空间处理及传承人文的精神内在。其二是时间空间化——人类文化遗产的“模拟性的复兴”。“时间隧道”是通过人的记意来完成的.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风格、样式、事件是通过人类的记意重新编排组合,从而在同一空间组合中呈现出来。这便涉及到设计中各空间的部位的连接点是均质空间、把人类一切可以利用信息资源重新编排、拟象融入其中。因此,这里所谈的是“复兴”而不是复古.前者别是有选择的复古,而时间的空间化是人类用其大脑对类所拥有的文化遗产进行独自的重新加工整理、编排组合.其特点是极富个性化的。这样的设计作品大多在追求差异而不是统一的秩序。
无论是何种方式、手法寻求切入点,均可产生不同的结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准和生活素质的提高,人们对酒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迅速流畅的信息、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的享受、提升了酒店的文化品味。(轶名)